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
助推新能源船舶电动化升级
——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案例
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节能技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直流组网技术长期以来被国际巨头所垄断。2011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与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团队联合设立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来,赛思亿公司不仅将直流组网技术引入国内,还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该项技术的自主国产化以及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2019年,赛思亿公司为进一步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启动增资引战,于2020年8月通过北交所引入专注于新能源项目和相关产业链投资的上海中电投融和新能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外部战略投资者。本次增资不仅解决了赛思亿公司规模快速扩张的资金需求,同时有利于集成产业链上下游核心资源和技术优势,助推中国船舶电动化升级。
国家队携手海归创业团队 技术攻关硕果累累
2020年国庆节,一艘名为“美维凯悦号”的豪华邮轮在长江圆满完成首航,引发众多媒体报道。“美维凯悦号”的首航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其凭借1.7万吨的总吨位和690人的最大载客量刷新了长江航线豪华邮轮的纪录,更重要的是,作为一艘被工信部认定的“国家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节能环保示范船舶,“美维凯悦号”将安全、环保、智能、舒适等理念推向了新高度,而这些皆源自于其搭载的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
图1:“美维凯悦号”内河邮轮
大家对以电力作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都很熟悉,其实以电力作为驱动的新能源船舶近年来同样发展迅速。相较于传统的柴油发动机推进系统,通过电力推进船舶运行不仅拥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更易于动力操纵及细节微调,运转噪音也更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船、风电安装船、公务船、豪华邮轮等高端船舶。
根据电力组网技术的不同,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可以分为交流组网和直流组网两种方式。其中,直流组网技术是目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主流技术路线,同时也是标准化、模块化的唯一选择。与传统交流组网技术相比较,其最大优势在于系统集成度更高,由于省去了配电板和部分变压器,系统整体体积可以节省约30%,重量可以减轻约40%,同时油耗降低约10%,振动噪音减小约30%。如果说电力推进系统是一艘船舶的“心脏”,那么直流组网技术则是为这颗“心脏”配备的“智能管家”,使船舶更为高效、节能、舒适。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直流组网技术长期以来被国际巨头所垄断,我国虽然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变流器模块、控制模块等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始终未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成为制约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自主国产化的核心问题。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思亿)正是专注于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企业。
成立于2011年的赛思亿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所属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汾西重工)与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团队联合创立。其中,汾西重工现金出资2000万元,持股比例为66.67%;博士团队以专利技术入股,持股比例为33.33%。得益于大型军工企业汾西重工和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在行业的影响力及对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赛思亿拥有一个颇高的起点,加之自身过硬的技术研发实力,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加速跑”的势头。2015年,赛思亿与世界直流组网技术最早的推行者德国e-ms公司开展合作,独家引进其先进技术,并借助海归博士创业团队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断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直流组网技术的自主国产化。目前赛思亿已累计申请国家专利8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3项(包括发明专利13项),其变频器系列产品成为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国产品牌。
2016年,由赛思亿自主研发的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通过中国船级社规范所的原则性认可,之后陆续完成了国内首条直流组网科考船“沈括号”、国内首条直流组网风电运维船“雄程天威1号”、国内首条直流组网内河邮轮“美维凯悦号”、全球最大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等多个重量级项目。2021年伊始,赛思亿交出了一份最新的成绩单——累计实现实船应用57条,在其提出的“百船目标”之路上已行程过半,并且每一条船都采用了国产自产关键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万舸争流我自强 赛思亿借混改再起航
这条“船过半百”之路,赛思亿走了九年。九年间,公司实现了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结构、公司治理等方面暴露出的一些短板。
首先,现有生产经营场地和试验平台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要。2017年,为充分发挥博士团队技术优势,培育直流组网系统产业,赛思亿借中国船舶集团与无锡市的合作契机从原经营地北京市整体搬迁至无锡市,开展直流组网关键设备的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及科研试验等活动。随着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现有场地和试验平台已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尤其是直流组网系统项目的合格交验需经研发试验、陆上联调试验、海上试验等多层次的试验,这对公司的生产试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家技术型创新企业,技术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为优化激励考核方式,减少公司核心人才流失,赛思亿曾于2019年9月实施过一轮股权激励计划,由博士团队将其持有的150万股股份转让给几位骨干员工及外部战略投资者。尽管赛思亿人才队伍拥有高学历、年轻化等优势,但同时也呈现出营销力量相对薄弱、人才梯队不够完善等特征,特别是技术型营销人才及具备国际化经验的营销专家紧缺,使公司产品的国际化路线受阻。同时,由于船舶制造项目普遍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多个项目同时推进,这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扩充现有人才队伍并通过员工持股等措施激发骨干员工的干事热情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
再次,现金流压力较大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船舶制造项目普遍具有周期长、金额大、前期投入多等特点,作为一家船舶配套企业,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的赛思亿面临着较大的现金流压力,这也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对于此时的赛思亿来说,如何在“万舸争流”中坚守住核心竞争力,打造国产船舶变频电控设备及新型动力系统集成一流品牌,实现“扬帆再起航”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混合所有制改革”则给出了破题之解。彼时恰逢汾西重工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在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展综合性改革。赛思亿紧抓这一契机将增资引战工作提上日程,2019年12月,《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获得中国船舶集团批复同意。按照批复精神,赛思亿结合自身特点并积极利用政策扶持,确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部分骨干员工同步实施增资。
纵向发挥联盟效应 助力中国船舶电动化升级
2020年4月9日,赛思亿增资项目在北交所挂牌。项目公告显示:本次增资拟征集一家投资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扩大公司经营规模、研发技术创新等。
由于带有“新能源”“高新技术”“双百企业”“员工持股”“军民融合”等多个热门标签,项目在挂牌期间引来众多投资者关注。截至6月5日披露期满,该项目成功征集到上海中电投融和新能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电投新能源中心)等意向投资方。
经过竞争性谈判,项目最终于8月4日成交,由中电投新能源中心与5位船舶行业民营企业家及资深专家组成投资方联合体,共投资4135万元,合计持股比例为21.79%,其中中电投新能源中心持股比例为20%;此外,博士团队、部分原职工股东及其他个人投资者同步增资,合计持股比例为29.07%;原控股股东汾西重工持股比例降至48.48%。
从投资方联合体的构成来看,投资主体中电投新能源中心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投融资平台,专注于为新能源项目和相关产业链提供股权投资。其在国家电投集团牵头下、与生态圈伙伴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换电重卡拥有近200公里纯电续航里程,5分钟极速换电体验以及高荷载、低成本、无污染的动力系统,这种“车电分离”的运营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港口和公路转运物流的商业模式,并且有望在新能源船舶领域加以复制推广,为赛思亿经营模式带来新的方向。投资方联合体中还包括多位船舶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及资深专家,他们的加入将为赛思亿引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在充放电系统、储能、电池动力、岸电系统建设等领域开展协同合作,纵向发挥联盟效应,提升竞争合力。
此次增资引战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汾西重工开展“双百行动”取得又一阶段性胜利,同时对于赛思亿未来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有效解决了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的资金需求。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投入、人力成本投入和流动资金补充等方面,助力赛思亿实现技术有协同、人才有支撑、资金有支持,为打造国产船舶变频电控设备及新型动力系统集成一流品牌注入新动能。
其次,优质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有利于赛思亿实现股权多元化,降低创业型企业一股独大的风险,同时弥补公司市场拓展短板,促进公司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对骨干员工实施同步增资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干事热情,构建核心团队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再次,从集团公司层面来看,赛思亿所隶属的中国船舶集团是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中电投新能源中心所隶属的国家电投集团则拥有风、光、水、火、核全能源产业链优势,正在向绿色智慧能源企业加速转型。两大央企此前就曾在清洁能源、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过多次合作,此番再度携手将共同为赛思亿业务赋能,推动中国船舶电动化升级。
顺应趋势,才能拥抱未来。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新一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抢跑”能源消费转型。我们期待,以赛思亿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企业能够继续发扬自立自强的创新精神,不断攻克船舶动力系统关键设备及器件的技术难题,推动中国船舶实现电动化升级,为航运业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